第一篇: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心得体会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心得体会
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和能力,既有利于幼儿健康,也是幼儿园文明美德教育的一个方面。幼儿园应该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坚持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卫生习惯,使幼儿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同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大限度地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自己坚持在保教活动中采取多种方式、措施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写出来供幼教同仁参考:
一、充分利用教学活动
幼儿学习有两种情况,被迫与自愿,后者来自幼儿主动、积极的反应,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幼儿年龄越小,尤其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在活动中多采用童话故事与富有童趣的儿歌,如《洗手歌》、《小猪变干净了》、《打喷嚏》等相关教学内容。让幼儿扮各种小动物参与表演等教学手段从而大大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根据幼儿的实践生活体验,让幼儿理解良好生活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进而从内心发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适时开展游戏活动
幼儿好玩、爱做游戏,这就为我们寓教于乐提供了很多契机。在组织活动中,我根据幼儿喜爱模仿大人这一特点,把各种生活习惯内容渗透在游戏中,把枯燥的内容转化为生活的游戏。如适时开展“洗手帕”、“刷刷牙”、“拖地板”、“倒垃圾”等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强孩子们的卫生意识与习惯。
三、给幼儿反复实践的机会
良好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受年龄特点限制,幼儿园的小朋友不可能像成人那样一学就会,我们无论在教学态度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幼儿充分、反复实践的机会。做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幼儿保教工作更应该持之以恒。我们应和幼儿约定一些“规定”和“办法”,让幼儿“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如在洗手、喝水这两个环节,我们可以规定:幼儿每天在幼儿园必须用毛巾擦手、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喝水尽量定时进行,要求用自己的杯子,喝完再接,避免疾病传染与水资源浪费。同时,我们要注重引导:在要求幼儿喝水时,我也与幼儿同时进行;幼儿洗手,我也与幼儿共同洗手,并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做出洗手的正确方法,让幼儿模仿。严格的要求和反复的练习,会促进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逐渐形成,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
四、坚持督促检查
幼儿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需要不断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可使其良好的习惯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动。如有些孩子由爷爷奶奶带,老是不洗手,不剪指甲。我就天天检查,检查完后,我也不说什么,帮孩子把指甲剪了,剪了两回,以后再也没发生这种事。督促检查可以使幼儿容易记住,下次不会忘记。
五、家园合作,家园同步
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幼儿生活卫生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密切配合。幼儿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幼儿时期,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行成一些定型的概念并逐渐养成行为习惯。但幼儿知识贫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学好学坏都在无意识之中。所以,我在加强幼儿在园教育引导的同时,充分利用家长接送、来访及家长会等时机和途径,要求家长特别注意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尽力避免不良卫生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得好:“习惯养得好,终生爱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这就需要我们幼儿园的教师负起责任,倾注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诚心,让每一个幼儿都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都能健康、愉快的成长。
第二篇: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cn2014-7-18 17:51:26来源:《未来导报》
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宋伟威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0至6岁孩子的教育很重要。6岁以前,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尚未养成,所以加强幼儿的德育教育,使幼儿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
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那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德育教育伴随幼儿健康成长呢?
首先,家园教育要达成统一战线,实现家园教育的一体化。
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要取得对幼儿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儿园必须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幼联系等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与游戏的教育目的、内容及方法有所了解,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吸引家长的关注和参与,使家长了解幼教、重视幼教、学会幼教;另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做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培养幼儿从了解和关注幼儿的心灵开始。
孩子的行为问题有很多,要分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来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心灵。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考虑每一件事,只有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帮助幼儿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愿望,才能更好地接纳他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孩子的心灵世界永远都是一个未知,只有用真爱打开孩子的心扉,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读懂孩子。爱心、耐心和细心才是你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第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最不喜欢、最不易接受的方式就是“说教”。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体形象的,也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崇拜的对象可见其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父母亦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儿童文学作品和幼儿生活中所展现的榜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爱模仿。这些都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呢?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三大环境因素,父母、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第四,持之以恒,抓住孩子的闪光点。
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这需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该要求孩子坚持这样做,经过日复一日训练才能形成好的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我们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严格要求,切忌在教育孩子上情感失控;并找出一个循序(请继续关注好 范文网:wWW.)渐进的方法,使孩子 ……此处隐藏2599个字……总是在一旁提醒,但效果不明显,后来,我直接把他提出来,当成一次讨论活动,让孩子来讨论“说说怎样爱护小椅子”孩子们讨论的很激烈,你一言,我一语的。有的说不能使劲摇椅子,有的说不能托着椅子走等等。我根据孩子们所说的用夸张的动作表现了出来,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并及时提问幼儿刚才老师这样做对不对。还特意问那些喜欢拖椅子的幼儿,他们知道自己做错的都能及时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四、良好行为习惯的单纯要求转化共同合作式
在户外体育锻炼时学期初我班幼儿经常会出现在做操时到处乱跑、追逐到闹的情况根据幼儿的这些现象首先我请表现好的幼儿做班级中的“正能量”起模范带头作用,请幼儿们向他们学习。其次,我
用“比赛式”“鼓励式”“表扬是”等多种方法。积极地使幼儿体会到发挥自己身体里的“正能量“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赞美。也使我班幼儿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也使幼儿们懂得了集体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五、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构建家园共育的内容和方式。家园共育是对家园双方的共同要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实质是习惯的养成,幼儿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养成的习惯将是他们终身受益。例如;当幼儿不能按时作息的现象时,我会请家长也配合在家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让家长反应幼儿在家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教师会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在家园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相互理解,更大程度的促进孩子的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们成长的一生都是很有帮助的,相信以上几点对于我以后的工作会更加的有帮助。
第五篇:如何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
如何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
目前,不少的家长对知识信息的渴求和掌握,越发显得迫切与重要,一味地重视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知识积累,然而却忽略了品德行为及好习惯的培养,许多孩子卫生习惯差、自理能力差、待人接物不礼貌、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交往合作的能力,自己的生活都靠别人安排。因此,我们要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好习惯的养成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我利用家长会和家长接送幼儿的时候,向家长介绍良好习惯对幼儿的帮助、让家长知道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白,良好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平时我会根据幼儿的个别情况和家长做交流,告诉家长们在家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不要“5+2=0”,即幼儿在幼儿园有良好的习惯,回到家里似乎就“忘”了,完全形成了“两面派”。家长对子女溺爱、娇宠,使之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
另外,由于孩子的可塑性、模仿性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要充分重视耳濡目染的作用,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忌一味地批评指责。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如孩子学穿衣服扣错了纽扣,学拿筷子吃饭把米粒掉到了地上,家长
不能因卫生脏了中止他们去干,而是要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他们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慢慢地等孩子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后,再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吃饭不要把饭粒撒一地等。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吃饭时如果不讲话,我会更喜欢你”、“你真能干”等来激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仅要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还必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二、教师积极的指导促进幼儿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一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幼儿在活动中,会常因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小桌子歪了没人理睬。对此,教师采取的口头说教收效甚微,且幼儿易旧病重犯,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如:幼儿喜爱的故事《我最爱的小朋友》、《孔融让梨》、《三只小鸡》、《小花狗真能干》等,让故事里爱护桌椅的小朋友,关心爱护别人的孔融,团结友爱的三只小鸡,活泼可爱的小花狗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景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心上,并在大脑中留下我也要象小朋友、小鸡、小花狗、孔融那样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友爱谦让的印记,从而使其在自觉不自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从中受到教育。并知道在集体活动中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幼儿在朗朗上口、易读易记的儿歌《漱口歌》中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培养幼儿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以情境表演“娃娃家”,让幼儿感受玩具凌乱的场面,然后让幼儿将玩具收拾好,体验环境整洁的好
处,从而使幼儿懂得整理玩具的重要性。还可以用值日生的形式,指导幼儿每天坚持收拾整理玩具。
三、在环境教育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环境污染”“浪费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我园地处城区内,在我们的周围:马路边、农贸市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环境被污染的现象到处可见,人们在马路上乱扔果皮、乱吐口香糖、随地吐痰,居民随意往街道扔垃圾,电线杆、墙壁、路旁都有广告纸,街上餐饮店的垃圾筐丢满了一次性筷子,家长经常用长流水洗菜、洗衣服等等,幼儿可塑性模仿性强,大人的随意行为引发到了孩子的身上,意识与行为的不统一,孩子们一方面似乎很关注环保的问题,另一方面乱扔废纸、随地吐痰现象也较为严重,时常将餐巾纸、纸团、手工纸扔在地上,浪费水、大喊大叫的现象也经常发生。我们把这些“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拍成生活片段,让幼儿观看,老师也带领幼儿参观小区的垃圾场,同时,带领幼儿来到绿化小区周围参观、游戏、玩耍,享受绿树、青草带来的清新空气。让幼儿谈谈哪里的环境美,让孩子交流与讨论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会给我们人类带来那些危害?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在环境教育中让孩子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参加环保实践,从而促使环境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同伴的相互交往中发展幼儿的良好行为
幼儿与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须充分利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让孩子在老师的表扬声中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并激发他们乐意向同伴学习的愿望,让他们感受到“我行”、“我能做到”、“我是最棒的”,如“当当饭前小手洗得真干净,真讲卫生”、“小鹏主动为小妹妹让路,真会关心人”??让幼儿模仿,从无意到有意,从自发到自觉地去学习典型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与典型一致的行为习惯。同时,为孩子们开展“找好朋友”等互帮互助的小组游戏活动,让他们能逐步地找朋友一起玩,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交往能力,共同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由此可见,具有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极为重要,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更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所以,我们要让良好的习惯融化到幼儿生活的每个角落,深入每个幼儿的内心,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