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时西藏》读后感
《那时西藏》读后感
澳大利亚阿德来德市山里的植物园,在秋天里是非常的美。来这里定居三年了,才在第二年跟随朋友去过一次。那天上得山去,偶遇一群同样是来赏秋的中国人。熙攘寒暄之际,我看到其中有一位长者,背山而坐,静的如一尊佛像。那超然的面容和态度让我怔住。我顾不得跟其他的中国同胞打招呼,一心想和这位仙风道骨的老先生认识。他告诉我他是摄影师,叫徐家树,有个博客,可以去看看。虽然只是简短的对话,我却被他的独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产生了想去阅读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的欲望;想知道,有着这样超凡脱俗态度的人,曾经走过的是什么样的路?因为这种欲望的异常强烈,我突然感觉到人与人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虽然只是近在咫尺!无心再看秋的美景,只在心中祷念:哪一天,我会在阿德莱德的街道上遇上他,进一步了解他。就看我们有缘无缘。
一年半后的春天,我驱车四十分钟来到海边赴约,进了咖啡馆,徐先生早已坐在临窗面海的桌前,目光投向大海,静静的,有如一尊佛像。刚刚回国再次开摄影展、出版新书、又以六十八岁高龄轻松入藏的他,看不出任何的兴奋和激动,那似水的平静又一次让我怔住。他从袋子里拿出《那时?西藏》随意地放在桌上,"送给你的,等你的读后感。"
我捧回《那时·西藏》,读了前言和后记。没有急于读完它,更多的只是把它带在身边。那段时间因为一本书的陪伴,我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平静祥和的心境。但是只要头脑从工作中闲下来就会在心中品味所读的内容和看到的摄影画面。会有这样异乎寻常的感受,是因为这本书是集结了徐家树先生三十年来屡次入藏的摄影和随行笔记。书中那一祯祯图片,展示给我们的是未来不会再出现,不会再看见的人面、场面和气息,里面蕴含的内容是超出有限的文字和有限的图的。
作者不急于呈现,我也要细细品读。
因为这个三十年让我感觉书的沉重,让我似乎不忍心以太快的速度读完它,就像我们不愿意以太快的速度度过宝贵的青春一样。三十年里,一个人会经历怎样的变故!身体上的,思想上的,生活中的,还有那些面对生死的经历……而放下那些数不清的变故,他克服一切困难,没有停息过到西藏去的脚步。将此解释为西藏的魅力有多么的大是不准确的,我所感悟到的是徐先生的坚韧的力量的不可估量。哪里有他所追寻的,他就抬脚去了,不管脚下的路是怎样的坎坷。只不过对于他来讲,那个地方叫西藏,来到西藏他就会像一个"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终于回到故乡"。
徐先生坚韧的力量还体现于他坚持了十年的游泳运动,三百六十五天,日复一日,无论严寒酷暑,狂风暴雨,每日固定就在那个时间。也正是因了这股超常的毅力,他能够在2014年做完面临生死的大手术一年之后,再次顺利入藏。在一次谈话中,我说:"您每天坚持的游泳让我感觉就像是在修行!"他淡淡地笑着说,"是啊,一圈圈(更多好范文请关注:wwW.)地游就像一圈圈地转经……直到感觉和水融在了一起,回归了自然。"
西藏的喇嘛和佛教信徒对宗教的虔诚,打动着所有去过西藏的人,也深深震撼着徐家树。而他在书中所描绘的信徒们通过精神上的坚守和肉体上的苦痛,对宗教虔诚地追寻的内容中,我却发现了徐家树本人的身影。那是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对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价值,自我的回归的苦苦求索。而他超然的态度和淡定的性情常常让我在心中发问:他是在那市井中修行的佛吗?
为了能够遵照自己的真情实感完成"作业",我边读边记录感受,以便在读完之后交出我的读后感:"……我没有去过西藏,只是在人们的传颂当中,些略地了解着她,向往着她。这次,西藏被徐先生的书真切地带到眼前。自从接过书,我一直在读着它。那好像是一本永远可以放在案头,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我读着那些图片和文字,紧跟着徐先生的脚步,走进了西藏的神秘心腹。穿梭在三十年的时空变迁中,心随着他沉下去,腾起来;西藏的黄土在我身上漫起来,朝圣的人群在我周围涌动着;我闻到了人汗浸入羊皮袄的气味,时时感到被宗教的神秘力量罩住了魂魄,被虔诚的信仰的洪流淹没……每一段文字都会另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不仅仅是需要消化那些我从未见识过的场面,还因为脑海中会经常浮现徐先生在每日在高原中行进、拍摄的劳顿过后,同伴已然累得放倒大睡,他却在微弱的头灯光照中,奋笔记录当天的所见所悟,一天都不懈怠。也正因为这样的虔诚和坚持,我们才有幸读到并收藏关于西藏三十年的一本好书……"
自从开始读这本书,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西藏,对宗教,对人生,对自我,都有了新的思考。为了能够真正读懂这本书,领悟作者的领悟,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啃读了数本关于西藏和佛教的着述。感谢《那时?西藏》和它的着者,帮我推开一道道了解藏地、佛教、认识宗教、领悟人生真谛的大门!
徐先生在书中经常慨叹命运的无常和因缘的巧合,冥冥中的有一股力量把人们拉到一起又拆分开来……我也常常慨叹那次真正如愿发生了的街头偶遇,也许正是由了这样的因缘。那是在山上奇遇后的数月,我开车来到一个路口,为两位过马路的行人让路。那其中的一位竟然是徐家树先生!因为为此一直做着心里准备,一经确认是他便毫不犹豫地踩下刹车拨下车窗叫住他。"我们在山上见过,我看了您的博客。""记得,你好!读后可以留言啊!"这次见到了徐先生有比佛更亲切的微笑。
我读了他博客里的很多文章,关于生活的,亲切朴实;关于摄影专业的,严谨恳切;那些摄影作品,每一幅都是一颗为艺术欢跳的心。之后虽然只是淡淡的君子之交,他的凝练诚恳的话语却给正在人生路上迷茫困顿的我开示出清晰的方向,给在异国他乡没有父母相伴的游子父亲般的温暖和坚实的支撑。今天,徐先生把《那时?西藏》赠予我读,推动了我重新来学习、思考西藏这个特殊的地域和文化。它把宗教以及人生这些深沉的命题传递到我的面前,令我对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新梳理,对自己活着的状态和目标重新定位,对关心关注的很多课题都有了更深入和包容的领悟……
一本书,由于篇幅有限,不可能道出作者所有的经历、感悟和思想。一本好书,当你读着它,会得到心灵的启示并从而打开思想的闸门,这就是我永远在读着的《那时?西藏》……
第二篇:《那时烟花》读后感
今天下午在单位看西岭雪的《那时烟花》。这本书我以前就在图书馆见过,单位也有同事借回来,并且告诉我说,很好看。可是我只看了开头一点,感觉那旧上海的忧伤往事并不太属于我,也就此便打住了。
这回,同样是嚷着要看书。当同事把书重新递过时,那句:很好看,真的说服了我,我即天真地慕名而去,直到一气呵成地把它读完。
这个旧上海的故事构思的很好。内容象一抹淡含忧伤的云朵,悄悄地在身体里渗透开来,但凡看过此书的人都说,结局不好。可我们读书,并不是冲着一个好结局去的。相反,象我这样的人,有时候会讨厌好结局。因为好结局除了讨好人以外毫无是处,它不会在人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好结局在更多情况下更象一个骗局。要不,我怎么会有那么些热衷于读言情小说的朋友,至今还在过着独身 ……此处隐藏1387个字……兵说过,天空中没有一片云是完全相同的,而如今,当飞机飞至三千英尺的高空时,摩卡的思念能否抵达散兵的爱?或许,天空中有一朵云是缠绵交织的,一眼望去看不到边,而这样的云,就是摩卡的深深念切、、、
作为万千读者之一,我只能说:散兵,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第四篇:《我从西藏高原来》读后感
《我从西藏高原来》读后感
万安县窑头中学初三(1)班 刘燕梅指导老师:刘金萍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便也会对你笑,自从我读过毕淑敏的名著《我从西藏高原来》后,我才真正明白生活的意义。
毕淑敏,一位军人,那是因为她从小就很想当兵。后来,她和其它四位女兵一起去西藏。五个年轻的女孩儿突然被命运之神托举到了极度寒冷与缺氧的西藏高原上,她们一路上经历无数的心理跌宕和起伏。但她们克服生活当中的种种困难,微笑地面对生活,用乐观和激情寻找生活中的点滴乐趣。在军旅生活中,她刻苦训练,枪法也很好,她的排长也夸她打得好。
在高原上,最有趣的是她们五个女兵一起自作花生糖、自作羊毛衣、第一次打针……我都觉得她们很有想象力、创造力,我从心底里佩服她们。在那冰天雪地的高原上,天气十分寒冷,她们有时候还睡在雪地上,在雪地上搭帐篷,平日柔软的被子,此刻变得铁板一样冷硬,棉絮好像变成了冰屑,又沉又冷地压在身上。我想:她们在天气十分寒冷的情况下生活,对她们这五位年轻的女兵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呀,但她们还是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坚持到最后。
她到过这个国家最偏远最荒凉的地方,在横贯整个中国的旅行中,她知道了它的富饶与贫瘠。她经历过高原严酷的军旅生活,也经历过贫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高
原。她自己原本是一个医生,后来又读了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得到了硕士学位。她自己说:为了西部那座美轮美色的雪山,为了我的父母辛苦的期望,她将努力写作,直到她无法胜任这一神圣的工作为止。
通过对毕淑敏作家的详细了解,我非常崇拜她,敬佩她,她是我国的伟人,是我国一级骨干,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应该好好向她学习,她经历过无数的困难和挫折,而我生活在没有险境的生活中,更应该好好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美好发展作出贡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祖国的美好明天在向我招手,我将扬起风帆,向前驶去。
第五篇:《说好一起去西藏》读后感
阅读西藏
--《说好一起去西藏》读后感
西藏林芝,周日一个有阳光的下午,带了一壶茶,一个人来到林芝图书馆。
图书馆不大,安静极了。两三个管理员趴在桌子上整理材料,还有另外一个读者正在边看边抄写。我在书柜中转悠,无意间,找到了凌仕江先生写的《说好一起去西藏》。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窗帘照在桌子上,色调很柔和,是我很喜欢的感觉,慢慢坐下,静静阅读,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有没有一个地方,像岁月等待的蓝湖。
有没有一块石头,上面镌刻着前世的乡愁。
有没有一座寺院,不是为了去休闲,只想让它抚摸我的心灵”。
我承认,在看到封面上的这三句话时,我的眼泪已经掉下来了。看过很多关于西藏的书籍,怀揣着年少时的西藏之梦,此时,我知道,我其实不懂西藏!我来到西藏,可是我并没有读懂西藏。
凌先生是个青年军旅作家,从这本书中可以感觉到他用他的生命在诠释西藏,用他军人特有的心灵在感悟西藏。他来自四川人,但是他的心已经留在西藏。他常去南方参加诸多文学交流会,但是他称自己是“高原人”。他是个军人,但是他有着深深的宗教情结和乡愁。他用他敏感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真实的西藏风情,还有西藏里那些最生动人、事、物。
我没有走过川藏线,现代的科技发达得让人应接不暇,进藏支教那天是坐飞机来到林芝的。但是,对于那些进藏的驴友、骑行族、自驾游来说,美丽的川藏线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我可以想象川藏线沿途青松翠柏、巍峨群山、绿得发亮的河流,蓝得不真实的天空、风口的五彩经幡……,那是行者一路不会错过的景点。他们也许不知道就是这条十八军奋战过的重要交通要道,曾经有4000多名军战士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只为了把公路修到西藏去,我仿佛依稀看到他们冒着严寒,唱着震天的豪迈歌曲,挥舞铁镐的情景。而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上,谁会知道每一公里都有一名战士倒下?
(藏餐馆里,一壶八块钱的酥油茶,一本书,可以消磨一个下午)
走在西藏路上,我才真正体会到感恩和珍惜!
我忘不了察隅路上的那匹叫达拉的野马的故事,忘不了那块为达拉立的石碑。在去墨脱的察隅边境上野马达拉勇斗蟒蛇,救了两名探险的年轻人,自己却翻身摔下悬崖,掉进了滚滚的河水中。啊,我的泪像雪地里那爬行的蹄印,顺势而下。
这就是西藏--野性、勇猛、淳朴、善良。
我不理解珠峰下那个跪地痛哭的比利时男人。他苦等一周,珠峰也迟迟不愿意展开他的神秘面纱,回国签证已经到期,临走时他在珠峰脚下痛哭了一场。我们常人很难想象。就像上次我和朋友一起去色季拉山口去看南迦巴瓦峰一样,我为南迦巴瓦峰伟岸身躯和美丽容颜而欢呼,呐喊,但是说实在的,我并没有读懂他。我只是庸俗地看着他,仿佛看见今天看不见,明天还有机会看到一样。世间有人在读书,有人在读经,也有人在读山。直到看了凌先生的《苦读珠峰》这篇文章时,我才知道在珠峰的怀抱中,海拔5400米上,石头垒成的石屋墙上模糊的经文,袈裟的残片,我理解了为什么西藏人为什么一直对山那么尊重、敬仰。记得有一次,我坐学校书记的车去南伊沟玩。山路弯弯曲曲,沿着河流而上,一路上风光无限,我被路上随手可得的千奇百怪的石头迷住了,一直嚷着要下去捡几个回去留念,次仁书记不让我捡石头,他说这是神山!石头是属于山神的,不能随便带走!我开始并不觉得,后来回去我反省自己,我是喜欢石头吗?还是我的贪心在作祟,想把好看的喜欢的东西占为己有?
世界第15大高峰南迦巴瓦峰,巍峨,伟岸,据说是格萨尔王的直刺天空的战矛,有福气的人才能看见他的全貌,感恩朋友们一起同行!
西藏人民那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信仰是我们这些浮世中的人所没有的。他们可以用上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三步一拜地区拉萨朝圣。他们可以自己吃着简单的糌粑,而把整年的收获所得去供养心目中的活佛上师。
我并真正没有读懂西藏!记得一位藏友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狠狠地撞击了我的心。
“脸是用来看的,眼神是用来读的;
衣服是用来看的,举止是用来读的;
思想、心灵是看不到的,是要去读的。
每个人都在等待那个懂自己的人,那个人一定不是看你,而是读你,因为读你,所以懂你”。
谁会读懂这颗心?
我也想说,来到西藏,除了眼睛,请用心去阅读!阅读天空那不真实的蓝,亮得耀眼的雪山,袅袅升起的桑烟,绿松石般的湖,迎风飘扬的经幡,古老的寺庙……
感恩藏友的因缘,让我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午后静下心来学会阅读。
感恩凌先生的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心,学会重新阅读西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