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以《探索图形》为例谈谈信息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4-12-19 07:49:03
以《探索图形》为例谈谈信息技术的应用(全文共1344字)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一种常态,老师们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意识也快速增强,除常规的办公软件外,老师们对畅言、希沃、鸿合、101教育等教学软件的使用也已得心应手,平板电脑作为教学工具也走进了日常的课堂,它们解决了课堂学习过程中可视化、交互性的学习需求。

下面就以《探索图形》这一内容为例,对本课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一、微能力点应用情况

本课涉及微能力点包括:A3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等。A3、A5、A6这三个微能力点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基本都会涉及,应用较广泛,所以本案例重点围绕B2、B3两个微能力点详细进行介绍。(内容见压缩包内相关资源)

二、教学应用情况

我校为全面打造“智慧校园”,让智慧校园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完善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所有教室和多功能场所装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交互式教学系统,能够满足广大师生个性化智慧化的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需求。

《探索图形》一课是基于平板的“智慧课堂”教学初探,多媒体课件及平板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核心还在于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考,只不过我们是借助了平板这一平台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而已。智慧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老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通过伴随式收集数据将教学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课上或课后进行评价与分析,形成大数据,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摸索,形成一套有价值,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信息化手段贯穿于本节课教学始终,本课的课堂前测、课中探究及课后提升均基于信息化设备。

三、教学效果

在“探索图形”这一课中,借用微课、教学课件、平板电脑及实物,让学生经历有过程、有方法、有思考的可视化学习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练得准,帮助学生获得真实、具体、深刻的实践体验与数学活动经验,初步掌握正方体的涂色规律,充分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延伸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平板实用率高,教学不再限于课内40分钟,智慧的元素贯穿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平板教学模式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后,在同等时间内,上课的容量和作业的容量都可以得到提升,学生做练习和老师讲习题都更加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明显。

1.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无纸化”,也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使用平板教学之后,对于学生学情的分析就更加的科学,更加全面;

3.通过课前微课学习,学生在平板上完成课前学习单提交至教师端,教师可依据学生课前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实效性;

4.平板可实现课后作业上的分层,从根本上解决优秀学生“吃不饱”,一般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5.学生端会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自动生成错题集,可将每个学生的错题记录在自己的平板里,教师亦可针对学生的错题推送相关题目给学生加强练习;

6.学生可借助平板中的阅览室功能进行海量阅读,丰富知识储备。

四、教学成果、获奖情况及推广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使本课教学收效明显。围绕本课我制作教学课例《探索图形》获安徽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黄山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自制微课《探索图形》获安徽省微课大赛一等奖。针对平板在本课教学中所起作用,撰写论文《可视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发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本课亦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被评为“市级”优课。本课所有资源兼于校内校际分享使用,获得一致好评。

当然适当的教学模式,需经历一个模仿到熟练,熟练到创新的过程。我希望通过自身不断摸索,能形成一套有价值,可操作性强,可复制的经验,在全校乃至我区教育系统进行推广。

《以《探索图形》为例谈谈信息技术的应用(全文共134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