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时间:2025-03-31 07:11:19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精选多篇)(全文共6017字)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公路 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2、交流思考题。

(1)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看法。

a、小组内交流。

b、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引导重点交流:

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c、读、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d、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转载请注明来源wWW.)”的,举例说。

e、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

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3、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抄写练习(任选一题)

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2、抄写下面词语: 宽阔 平坦 漂亮 笔直 粗壮 结实 沉重 赞叹 高尚

教学反思:

第二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如果在修一条路时,前面遇到一棵树,你打算怎样办?出示大树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2%bb%bf%c3%b4%f3%ca%f7&in=2799&cl=2&lm=-1&st=&pn=7&rn=1&di=201468645&ln=1907&fr=ala0&fm=rs5&fmq=133116889365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0&-1&di54124538535&objurlhttp%3a%2f%2fpic1.bbzhi.com%2ffengjingbizhi%2fyangguangcaoyuanfengjingbizhi%2fnature_sz194-tree-and-grassland_blue_sky_31188_9.jpg&fromurlhttp%3a%2f%2f%2ffengjingbizhi%2fyangguangcaoyuanfengjingbizhi%2fdown_42260_9.htm&w1280&h800&t14876&s162&tpjpg)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1课《路旁的橡树》,看看筑路工人怎么做的。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②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反复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交流。

(四)再读课文

1.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2.大家讨论、交流、总结

面对这棵大树,筑路人毅然选择了保树,宁可多费力气,多花钱,却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三篇:8路旁的橡树 教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第( 3 )周第(3)节总(17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 ……此处隐藏1324个字…….引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提问法:人们在做什么事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样解决的?

(2)填补法:在修路时,碰到了一棵、的橡树,人们把路修成,为橡树。他们有一颗的心。

(依次可为:宽阔平坦漂亮粗壮结实挺拔马蹄形让路高尚)

(三)、自主阅读,感悟课文

1.再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预设: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文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2.在小组内就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并讨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指导阅读,领会主旨

1.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2.就以上画出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

(1)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

(预设:①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②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2)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

3.课件出示句子。

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1)句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

(2)指名朗读这句话,读出舒缓的语调,低沉的语气。

4.教师朗读第八、九自然段: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5.课件出示第九自然段。

(1)“不约而同地赞叹”说明什么?

(2)“高尚的心”又说明什么?

(3)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6.读了课文后,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说一说。

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工程师筑路工人

高尚的心

教学流程图:

师生问好

聆听范读 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初读感悟,探寻新知 词语过关合作释疑 交流感悟 总结内容 作业设计

十一、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采用适合中年级学生的“读、思、议、导”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切实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激趣法:在画面演示中,创设情境。

2、朗读法。有展示读、挑战读、齐读等多种方法的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感,感悟人物情感。

3、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十二、帮助和总结

积极探索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

《路旁的橡树》课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通过寻常小事,

不寻常的处理方法,感染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一、留足空间实现多元解读

一开始,让学生质疑,他们对高尚一词不太理解,通过研读课文,体会工程师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特别是理解他如果选择砍去橡树,也一样可以得到赞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赞美,但最后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学生懂得,在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挣扎中,能让好的思想占上风就是一种高尚。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出现课文的最后一段,让“高尚”一词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上深深地烙印,把这种环保意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

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美好的行为时,除了让学生感受他们品格的高尚,还不失时机地安排一些语言训练。看着这个弯曲的马蹄形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风中的橡树在跟人们说些什么,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体会到这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上,这唯一的马蹄形的弯,昭示了筑路工人高尚的心灵,又让学生在说话练习中,锤炼了文字的准确性,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三、联系生活拓展语文外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生活课堂,让学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学完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了解身边保护环境或破坏环境的事例,把学生的视线从语文之河引向广阔的生活之海。

第五篇:08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一.doc

08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上山砍树,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难过。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

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

3.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有什么不懂吗?

4.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8.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9.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第十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对他们说?

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我们向您推荐相关范文: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路旁的橡树》及教学反思

课文《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路旁的橡树教案1

路旁的橡树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精选多篇)(全文共601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