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体会语言的美,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
生朗读,指导朗读“趵”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一起去领略趵突泉的神韵所在。
解释“趵”: 跳跃;[水] 往上涌
二、自读预习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大声的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这是一眼这样的泉。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这是一眼的泉”
三、片段选读精心开辟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下列语句:
①“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圈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
门去。”
指名读齐读
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
抓住句中的“见方”、“偏西”、“ 流向”体会大泉的形状、位置、流向。
(2)出示句子“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指名读齐读
解释“昼夜”、“翻滚”( “翻滚”可以用手势代替。)
“一年四季,昼夜不停”指大泉永远不停的翻滚。
读出大泉的持久和持续不断。
指导读个别指名读
创设情景读:当我们站在翻滚的大泉旁的优雅别致的小亭中,你看到的是:“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3)出示句子: “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①抓住“纯洁”“活泼”“鲜明”理解大泉的清浅。
②抓住三个“冒”理解泉的活力和泉的翻滚。
1).注意“冒”的字形
师:这个“冒”字很特别,上面是个“冒”字头,和“日”不同的是它要写得扁扁的,和“曰”不同的是它中间一横和封口的这一横既不挨着左边一竖,也不挨着右边的横折。请大家把这个字写3遍。
2).理解“冒”的意思
师:“冒”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生回答指可能:往上窜翻滚跳跃奔腾钻
3).主干问题: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
师: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不急着说,把这一段好好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交流各自的想法。(学生讨论后出现多种说法。) 生可能回答如下:
生1:因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个“冒”。 师:(指图)一个泉眼一个“冒”,三个泉眼三个“冒”,冒,冒,冒。那如果有五个泉眼呢?那就用五个“冒”?冒,冒,冒,冒,冒?八个泉呢?所以,你的说法乍一听挺有道理,仔细一想,有点牵强。 师:不过,你提醒了大家趵突泉一个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有三个泉同时在冒。
生2:作者用了三个“冒”,还让人感觉泉水冒得时间很长很长。 师:读这段文字,你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 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师:是啊,这是一眼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的泉读“冒、冒、冒。”
师:这是一眼永远不感到疲乏永远不停息的泉读“冒、冒、冒”。 生3:作者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泉水不断往上冒,冒得很高,速度很快。
师:说的有道理,根据他的回答来读一读“冒、冒、冒”(注意读时速度快一些,节奏鲜明。)
生4: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到这泉水很有活力。
师:说的好,这是一眼有活力永不停息的泉读“冒、冒、冒” 指导读
师: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了七年,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炎热的夏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凉爽的秋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去看趵突泉,它还是在--冒,白天去看趵突泉,它在--冒;晚上去看趵突泉,它也在--冒。所以数次游览趵突泉的老舍在文中这样写--(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学生练读
学生汇报读
趵突泉昼夜如此的冒,一年四季如此的冒,十年也如此的冒,一百年也如此的冒,一千年也如此的冒,师:我感觉这里用三个“冒”,配合前面的三个“永远”和一个“好像永远”,读起来很舒服,很有节奏感,我们一起在来读一读来体会一下老舍先生的语言美。
用“永远……永远……永远……好像永远……”句式说一句话。
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是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句子“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抓住“神秘”来理解冬天的大泉的美和神秘。
指导朗读
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个别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平时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和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大自然的震撼。
四、自学小泉感受有趣
文章除了写大泉的美,还写了小泉的美,自学课文第四段感受小泉的美。
自学点拨:①小泉涌出的水有什么特点?
②理解词语“斜放”“攒”。
③理解并能运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
五、总结全文感受文美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六、课外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本文的描写方法写一篇景物文章来歌颂家乡的美景
七、板书设计
趵突泉
平时:翻滚纯洁活泼鲜明活力
冬天:神秘
第二篇:趵突泉教学设计趵突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趵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知疲倦""五光十色"等词语。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趵突泉的美。
……此处隐藏3581个字……说。①??比作了??仿佛是我看到了水泡上来的样子,后三个先画完,再一个一个上。
②??比作了??走拟人的写法来说。
③写出水泡的大小、形状、速度,“摇动”——上来时的动态。 ④挤拟人、颜色。
小泉可真是姿态万千,有趣极了,这“??”又表示什么? (举不胜举)
谁能上来把小泉水泡上来时的样子画出来。(光画水泡) 指名板画,其余在纸上画。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这是一篇游记,老舍爷爷描绘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叫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老舍爷爷怎么会写得那么好?
(仔细观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2、课外查找有关大明湖、千佛山的资料。
第五篇:趵突泉《趵突泉》教学设计
一,激发情趣,引入课题在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济南去看一看七十二泉中的第一泉——趵突泉。(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同学们,谁愿意来说说什么是泉?(是地下水)师:是的,是地下水,从地表流出来。.师:为什么叫趵突泉呢?老师先来简单说一说: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趵突”,就是跳跃奔突的意思,体现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因此叫“趵突泉”。它在 济南市中心。面积158亩。
师:本节课我们要去了解趵突泉的特点,感受趵突泉的美,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述事物的方法。昨天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一是朗读课文,二是想老舍先生是从哪两方面介绍趵突泉的美的?
二.检查预习
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开火车读文。
2..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趵突泉的美的?生:大泉、小泉。(板书) 二.学案导航,自主学习。
三.研读课文
(一)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然后想一想趵突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趵突泉很美。趵突泉很壮观。趵突泉神秘)
师:好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对趵突泉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就进一步走进趵突泉,来感受它的美,它的神秘,他的壮观。谁愿意来读第二自然段。(找生读) 师:在第二自然段中有什么问题吗?
(老师什么是清浅)清浅是指水质清亮纯净。 (老师什么是鲜活)鲜活是之水质新鲜。(老师我感觉趵突泉很美,在济南的地位也很重要)
师: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 师:看来啊,趵突泉真不愧是济南七十二泉中的第一泉。
下面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趵突泉的妩媚。(播放课件,配乐范读)
(二)同学们,刚才我们说过老舍先生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趵突泉的呢?(大泉和小泉)下面门就来研读描写大泉的一部分。首先看学习提示。 (出示学习提示)
师:好了同学们,谁来说一说大泉的特点。
(大泉很有气势)(从水从泉眼里往外涌——不断的翻滚) 师:好大泉这么有气势你能很有气势地读一读吗? (继续找生读。)
(大泉很有生命力)(从三个水柱有井口大 ——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大泉这么有活力你能充满活力的读一读这句话吗?师:一连三个“冒”字让你有什么感觉。生:永不疲乏的趵突泉。
师:好,不知疲倦(板书:不知疲倦) 读 冒冒冒 是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气? (一个字比一个字重)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那么它究竟冒了多长时间?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资源共享)
大自然的确太伟大了,它充满无穷的力量,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请同学们一读体现大泉不知疲倦的句子。
(生读、齐读)
(我觉得大泉很神秘)(从要是冬天来玩——一种神秘的境界) 哦,神秘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像天堂一样)(像仙境一样)云雾迷蒙的,真的是神秘莫测(板书:神秘莫测) 师:这么美的境界,谁来读出大泉的神秘? (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师:是的这样写体现出了大泉的活泼和可爱。 师:正因为他神秘莫测所以作者感叹(课件出示)
师:大泉这么神秘莫测 ,这么不知疲倦,小泉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自学描写小泉部分的内容。
(出示课件)
师: 谁来读一读体现小泉特点的语句(找生读)(从有的不断地冒泡——碰着水面就碎了) 这就话体现出小泉什么特点呢?(各种各样) 好,也就是姿态万千(板书:姿态万千) 还有吗?表现小泉特点的句子。
(在阳光的照射下——没有哪一种珠宝比得上) 表现小泉什么特点?(五光十色)(板书五光十色) 描写小泉的就子真的很美,谁愿意来读一读? 谁还愿意来读?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句子有哪些特点的。 (课件出示)
(有的不断的冒泡——水流摇曳)是比喻句。 把什么比做什么?
作者为什么这默写?(表现出小泉的晶莹,可爱)
(有的要隔一会——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是拟人句,能体现出小泉的活泼有趣。 (有的不断的冒泡——碰着水面就碎了)是排比句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通过词语 有的~~有的) 好,作者为什么用排比句呢?( 体现出小泉五光十色,姿态万千) 师:没有哪一种珠宝比得上 是什么意思? (就是没有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文字,而贯穿于美景、美文之中的是老舍先生对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让我们也满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来朗读。分别描写大泉和小泉的句子吧!(生齐读课文3,4自然段) 师读最后一自然段。
这么美的泉真是让人流连忘返,老师很想和你们合作来背背,再现大泉的神秘,小泉的活泼,现在开始背吧。喜欢哪部分背哪部分。 (找生背诵)
四,拓展延伸
师:任何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你们可曾知道,著名的趵突泉也曾受过伤害。(出示课件)
师:是啊,著名的泉城济南也因此失掉了一半的妩媚。济南的市民非常伤心。后来政府及时治理,绿化造林修水库,趵突泉恢复了往日的美丽,老师也希望你们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
因为趵突泉有着人间仙境般的美丽景色,所以,许多文人雅客都慕名而来,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诗人郭沫若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出示课件)
五,作业
师:同学们,我们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我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所折服时,更为老舍先生细致地观察,抓住特点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这样优美的文章所感叹。 请你也像这样写一写你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下节课读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9.趵突泉
大泉:永不疲倦神秘莫测小泉:姿态万千五光十色
希望以下其他精彩范文能帮到你:《趵突泉》读后感
济南趵突泉公园导游词
游趵突泉公园
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