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持续优化,使税务执法机制和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但在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中,税务执法机制和制度的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税务执法机制和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法定原则仍未健全。一方面,18个税种中仍有税种为暂行条例,暂未上升为法律。税收立法任务繁重复杂,实施暂行管理条例的税种,权威性不高,规定简单,规章条例交错重叠,这无疑给给税收执法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非税收入管理体制仍未健全。政府非税收征管职责划转税务部门征收的项目越来越多,但是各项“非税收入”在划转税务部门后,税务局只是拥有简单的“收钱”的权力,而且全国各地在各项“非税收入”的征收标准上也难趋统一。
(二)部分税务执法行为缺少规范化,未依法依规征税征费。一方面,对于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下发的税收优惠政策,由于未真正掌握政策的关键,导致未落实到位,从而使税收红利未真正地带给纳税人。一方面,税务系统实行双重管理体制,由于地方政府既定的税收任务,导致征收“过头税费”的行为,损害了企业肌体健康,摧毁经济稳固发展的基石,埋下更大隐患。一方面,在税务执法活动中,税务干部贪图方便、省事,未严格履行税收执法相关制度,使执法行为存在纰漏。不仅损害了纳税人在税收执法中的正当权利,也损害了税务干部在纳税人中的良好形象。
(三)税收执法标准区域化给经济跨区域式发展带来了困扰。一方面,当今区域间经济融合越来越深,跨省市间的货物、劳务、服务流动性日渐增多,不同省市的纳税主体面对异地不同税收政策、执法标准,会有不同程度的困扰,这种困扰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便捷”纳税的初衷。另一方面,企业主体在办理涉税涉费事宜中,面对本地和异地不同的税收征管系统,面对繁琐的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只跑一次腿”的原则。
二、完善税务执法机制和制度的措施
(一)健全税费法律制度。一方面,实现所有税种、费种的设立、征收、管理等均由法律规范的时机已经成熟,要全面推行税费法定原则,加快推进现行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使各项税费的征收有法可依。一方面,对于划转税务部门的各项“非税收入”,在现行平稳划转的同时,要建立“非税收入”征收的相关法律制度,细化相关的征收规范,使各项“非税收入”的征收在核定部门和税务部门之间更好的协调和运转。既要确保核定部门“非税收入”的数额准确,又要确保缴费人能在法定期限内足额的缴纳。
(二)严格规范税务执法行为。一方面,坚持依法依规征税收费,做到应收尽收。税种、费种的设立,税率、费率的确定和税费征收管理基本制度只能有法律规定,在税收工作中严禁任何征收“过头税费”的行政命令,始终恪守依法依规征税收费的底线思维。一方面,在当前减税降费大环境下,税务干部要认真领会减税降费的内在精神和政策本质,使税收优惠能够真正地惠及到每一个纳税人。一方面,税收执法活动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即要确保执法程序的正当、公开,又要确保执法结果有力度和温度。严格遵守执法程序,确保纳税人合法权益,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三)加强税务执法区域协同。一方面,扩大跨省经营企业全国通办涉税涉费事项范围,使跨省企业在经营之余,无任何涉税税费事项办理负担,进一步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统一区域行政处罚标准,制定区域性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税务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形成统一的执法尺度,做到相同情形相同处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推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