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涟水实验小学省级实小教学工作视导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校党支部、校长室对大家莅临我校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于此感谢社会各界对我校工作的指导、关怀!
我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和优良治校传统的老牌省级实验小学,一直是国家、省、市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素以科学的校园管理,优越的地理环境,过硬的师资素质以及一流的教学质量而享誉淮北大地。随着我县“教育强县”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迎着新课程改革的强劲东风,我校乘风破浪,克服师资分流、校园发展空间小等重重困难,严格控制办学规模,努力提高办学层次,稳舵航行在涟水教海的前列。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坚持以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按照“抓改革、促发展、提质量、树形象”的基本思路,着力做好“八强,八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相继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省未成年人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省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市诗词进校园工作先进单位”,在县读书节中被表彰为“书香校园”,校“春蕾”报在全国校报、校刊评比中获一等奖,“春蕾”文学社被评为“全国百佳”校园文学社。学校连续五年综合评估总分全县第一。全校师生在县级以上各级各类竞赛中共有600余人次获奖。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向各位领导作具体汇报:
一、坚持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多年来,我校牢固确立“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的管理理念,本着“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办学目标,坚持走“以德治教、依法治校、以制治教”之路,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1、努力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
学校牢固确立校长负责制和岗位制,建立了以行政例会为中心,各处室、各级部为依托的管理模式,实施“分层面按区域”的管理模式,以层面辐射全校,按区域落实到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完整管理体系,实行各抓一线,各管一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校长室及部门的各位领导都能严于律已,立足本职,做到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相互信任,精诚团结,人人争做学习型,廉洁型,务实型、创新型的新型领导,全体领导都坚持带头学习,带头上课,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全学年领导平均听课均不少于40节,多的达到80多节,学习笔记不少于两万字,写心得不少于两篇。
2、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保障。没有健全的制度,管理就会出现漏洞,工作就会露出缺陷,为此,学校先后研究制定出台了《涟水县实验小学教职工必读》、《常规管理考核细则》、《安全教育十条基本要求》以及“路队四个一”、“站立五不动”和校园管理的“五有”“五无”等相关内容,并印发给全体师生,力求达到规章制度细,管理要求明,考核内容实,执行效果好。
3、着眼学校发展,提高基层管理水平。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是我校的基层组织,也是我校教育教学、师生考评、特色教育等自主管理的落脚点。我们不断探索其新的管理模式和方式,扩大基层组织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自主权,实行年级组长和行政年级蹲点负责制,行政干部深入年级组,与师生同学习、同活动、同教研、同发展,积极为广大师生排忧解难服好务,从薄弱工作环节和薄弱学科入手,加强研究指导提高。
二、坚持教学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我校一直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在强化教学课堂常规,形成教师良好教学习惯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学、会学能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加强教学研究,坚持集体备课,集中群体智慧。本学期周一的集体备课时间各备课组教师能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共同研究教材,集思广益,讨论教法,努力做到“四定五统一”(即:备课组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要点、统一练习设计),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沈栋亮、马荣平校长及教务处的各位同志能结合教学实际,经常深入备课组指导集体备课。
2、改革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定期开展了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在汇报课上,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充分表现出乐学、好学、会学,敢于发表见解,敢于提出问题,学生们通过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获取了知识。在每节公开课后,坚持集体评课,从教师教、学生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及教学成果诸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具有指导性的评价。上课人受益,听、评课人共勉,对于提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3、发挥示范作用,举办“区域联谊,城乡合作”等大型观摩研讨活动。每学期通过组织骨干教师上展示课,互派教师学习并送教到乡村等形式,既有力地促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又为年青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平台。近两年来,我校先后组织送教到南禄、唐集、岔庙、陈师、梁岔、麻垛等乡镇,还安排了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听课教师近两千人,帮带培养王士兵等近20名前来学习提高的农村教师成为骨干,引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
4、完善考评办法,过程和结果并重。对教师和学生评价,采取平时抽查、专项检测、质量调研、学科竞赛、艺体活动等手段促进教师站好课堂,学生全面发展,取得理想成绩。对毕业班实行月考制度,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教学信息。教务处在每次质量调研后,都能认真组织教师分析调研情况,查漏补缺,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体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学生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学校。一年来,在国家、省、市、县组织的作文、英语口语、读书、书画等各类竞赛中,我校有近三百人获奖。尤其是05年参加江苏省小学生数学报竞赛,我校有29名同学荣获一等奖,七十二名同学获二等奖,四十五名同学获三等奖,参赛同学全部获奖,荣获淮安市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县作文竞赛中我校参赛的同学全部获奖,且百分之八十的同学是一等奖。
5、坚持教学开放,践行互助制度。并配合校长室举行了千人评教活动,发放了三千多封征求意见表,请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教师的教学提出宝贵意见,参与学校管理。并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进一步缩短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促进家校联系,为展示学校风貌,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一个舞台,参加活动的家长也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加强教学常规检查,认真落实“教学七认真要求”。每学期,教务处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涟水县小学教师教学七认真基本要求”,并对学习情况进行测试,以“七认真基本要求”作为平时教学工作的准绳。每月进行一次“教学七认真”工作检查,有效的促进了广大教师做好本职工作。针对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查漏补缺,不足的地方及时纠正,以期规范执行上级有关规定。
三、坚持科研为先,竭力提升科研层次
(一)、抓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本学期,继续组织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相关教育理论,将学经验与学枝能相结合,不断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主要通过“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1、依骨干,引路子
学校安排校内的教学骨干给全体老师作指导、作讲座,帮助老师更新教育理念;其次,针对学校的课题研究,组织部分老师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拓展思路,并组织学习汇报,达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的目的。本学期,市、县骨干教师按照校工作安排,都上课、讲座。
2、重自学,促发展
只有自身不断地汲取,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在教师中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一”制度:每周安排一组进阅览室自学,做好一次学习笔记,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学专著。
3、互交流,共提高
学习的个体是独立的,但集体的智慧常常能碰撞出理性的火花。本学期,继续利用教科研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放学后),让老师围绕专题轮流发言,发言时做到“四有”:有先进的理念支撑,有自已的教学实例,有自我的反思体会,有落实改进的设想措施。
(二)、搞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我校始终按学科以年级段为单位成立教研组,其中音乐、美术、体育、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以校为单位成立教研组。为确保教研活动落到实处,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互听”“互评”活动;二是教研组定期、定点、开展活动,活动时要求做到有中心内容,有中心发言人,保证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此外,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1、校内研讨。本学期,组织校内骨干教师上研讨课曲组织老师撰写评课稿,利用周三时间集体评议,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到目前为止,已有胡成杰,尹桂刚、朱敏敏、吴六松、左洋、孙芸、夏小艳、冯霞、陶会、张武等老师作了精彩的校内公开课。
2、开设讲座。半个学期以来,共安排10次讲座,先后有沈栋亮,马荣平、徐亮生、余栋梁、曹安平、陶会、卢玲、朗宝堂、张彬等同志为全体老师分别作讲座,帮助老师更新教育理念。
3、编写资料。上半年,我校组织全体老师,系统回顾,整理自2003年秋季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以来的认识和体会,编辑成册——《回眸新课程》,为我校及全县的课改实验工作起到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得到了市、县教育局、教研室领导的好评。此外,我们还编印了《新课程基本理论四十问》,供老师们学习、领会、参考。
4、撰写论文。我们组织广大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本学期,张栋校长、马荣平、余栋梁的论文获省一等奖,张彬、徐莉的论文获省二等奖,李梅、陶丽莉的论文获省三等奖,冯霞、邹雅雅、范海丽在中国写作学会组织的作教学论文评比中分获一、二等奖,另有30多位老师在市、县的论文评比中获奖。张栋校长、余栋梁还收到了《当代教育研究》的用稿通知,两篇论文将于12月、1月份刊出。
(三)做课题,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1、积极申报。2003年以来,我校先后承担并业已结题的课题有:“小学开放式作文的实验研究”,“小学数学讨论式课堂教学结构的实验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研究”,“新课程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目前承担的省级课题有:“新课程背示下小学生综合发展评价的研究”。(省第六期教研课题,2006年6月开题论征),“苏教师小学数学教材实验与小学生个性了展的研究”(苏教版编辑部课题),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多种教学媒体的运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市级课题有“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还承担了中国写作学会小学作文研究会课题“童诗引路诗意作文”的实验研究。本学期,我们又相继申报了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关于小学传统体育与创新体育的对比研究”,江苏省教育学会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市“十一五”课题“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此外,我们还组织老师积极申报校级小课题研究,有冯霞老师的“小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徐莉老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等12项。
2、规范管理。我校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张栋校长亲自担任课题主持人,马校长、沈校长等领导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各种课题的实施方案,并规范过程管理,课题组每学期围绕承担的课题上好一节实验课并上交相关教案,期末写好课题阶段性总结和相关论文;我们还求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不断确立“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思想,把科研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力争做到“备课针对专题,上课体现专题,评课围绕专题,总结紧扣专题”,使教育科研源于教学,深于教学,努力营选“人人搞科研,个个乐科研”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