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耦合许可信息共享、实施“先照后证”最后一公里的思考

时间:2025-01-18 07:11:19
耦合许可信息共享、实施“先照后证”最后一公里的思考(全文共2067字)

为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继续强化落实“先照后证”、“双告知一承诺”,个人建议打破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用各行政许可事项相关部门“先照”“后证”业务系统的联动耦合来作为提升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将注册登记工作与对企业事中事后监管“串联”起来,做到放活不放任,防止截留改革红利。

一、“先照后证”、“双告知一承诺”实施后效果显著

从2014年先照后证开始实施后效果显著实施,具体表现以百安坝工商所近3年个体市场主体发展为例,百安坝工商所市场主体发展,2011年新发展360户、2012年415户、2013年436户、2014年先照后证后市场主体成喷井式发展,2014年新发展1205户、2015年1380户、2016年1518户。不但提高办事效率,而且减少办照环节,真正的激发创业热情,推动市场主体增量。二是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破解前置审批不清、证照相互前置的循环困局,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准入环节审批效率大幅提高。三是助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理清部门职责,不会再相互推诿。

二、“先照后证”、“双告知一承诺”实施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任有缺陷。

一是通道有限。2014年开始实施后,用最初函件的方式通过党政信息网将“先照后证”涉及后置许可的项目推送到其他部门,在2015年5月后,以万州区行政审批中心为依托,建立起相关部门的工作QQ群,建立行政许可台账,以QQ邮件的方式定期向其他相关部门推送和反馈行政许可事项。虽然相对的化繁为简,在部门间打开了一条便捷“通道”但推进了“照”与“证”的衔接,仍旧困难重重,反馈数量极少,严重暴露出部门间信息交换缺乏制度化、程序化的沟通渠道。

二是耗时较长。“先照后证”行政许可由基层层层上报到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再定期批量报送,加之各相关许可事项部门的反馈时间,这一来一回,耗时较长。

三是容易遗漏。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释放便民红利,极大激发大众创业热情,登记主体量以成倍增长。在繁重的工作量之余,“先照后证”行政许可台账从工商所到上级部门,层层人工抄告,本身基层注册登记窗口量大人少,繁琐细致,在“手动”操作中一定会出遗漏,使部分市场主体“游离”在监管之外。

三、“先照”与“后证”间存“死角”,后续追踪单循环,不利于事中事后监管。

“先照”与“后证”间存“死角”,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一是“先照”与“后证”间存在时间差。我们在后续清点排除过程中发现,有的企业主体甚至在营业执照领取一年后都未办理过“后证”。二是在抄送过程中存在遗漏,也让“先照”与“后证”间存在“漏网之鱼”。三是存在个别部门推诿现象,对监管主体责任认识不够。四是市场主体对“先照后证”有误解。在实行“先照后证”后,有部分经营者误认为,只要办理了营业执照就能经营,不必去办理项目许可,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从源头上滋生监管“真空”,不利于事中事后监管。加之“并联”单循环的信息推送方式,不利于市场主体的后续追踪。

究其原因,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先照”与“后证”各相关部门各信息系统数据独立存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使得各业务系统之间很难事项数据共享,严重制约“先照”与“后证”业务系统间的协作及工作效率的提升。

四、个人参考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耦合许可信息交换系统,实现“先照”与“后证”部门间业务“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集成、交换与共享。

当前市场已经有很多实现数据交换的平台产品,形成了先进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技术体系。比如:新构建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可以遵循标准的、面向服务构架(SOA)的方式,基于先进的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遵循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能为跨地域、跨部门、跨平台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转换、传输和加密等操作的数据交换服务。且贵州省已经率先运行“云上贵州”共享平台,已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工商、税务、食药监、公安、质检、文化委、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信息衔接。

(二)在国务院、市委市府的统一领导下,部门间“横纵联系”“上下协作”,为实现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创造信息前提。

一成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推进小组,聘请专业网络平台构建公司。“先照”与“后证”的许可信息交换系统耦合,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部门间业务数据的集成、交换与共享。

二是部门间“横纵联系”“上下协作”,摒弃部门间的“本部门主义”思想。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先照”与“后证”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从“先照”到“后证”信息的无缝涌流能为实现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提供登记信息前提,让市场监管不留“死角”。

(三)分步进行,稳步推进,设定修错期限,实现“先照”与“后证”信息的即时抓取、反馈。

根据和其它部门证照衔接频繁程度,将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分布进行。按涉及行政许可的部门按数量排序,也可按证照衔接频繁程度排序,将较频繁的“后证”部门先一步“耦合”。涉及行政许可的企业主体数据分批与各相关行政许可部门办证系统通过新增信息交换桥接接入交换信息平台,实现“先照”与“后证”信息数据的自动抓取、即时交换。设定修错期限,为实际工作录入错误或修改提供缓冲期。

在实现扩展性良好的“松耦合”结构的应用和数据集成,达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前提下,可以有效解决各节点之间数据的及时、高效地上传下达,也能安全、方便、快捷、顺畅的进行信息交换,在人员操作和量大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数据录入错误的情况,建议在数据即时传送的基础上设定一定修错期限,为录入错误或经营者要求立马变更提供缓冲。

(四)升级企业登记系统,增设与其他部门信息交换的耦合端口,进一步规范对经营范围的描述。

通过在登记过程中增加许可信息推送端口进行点击送达或通过各“后证”部门系统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对经营范围进行自动筛选、自动提取、自动反馈的方式进行。

在耦合许可信息交换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达到数据共享。需要相关部门大力协作,各司其职,让“先照后证”最后一公里的改革红利真正的落实到办事群众。

《耦合许可信息共享、实施“先照后证”最后一公里的思考(全文共206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